谦虚、忍辱与感恩
《法句经注》(389-90颂)记录了一件事,表现了上首弟子另一个杰出的特质,即他的忍辱与耐心。
原谅挑衅的婆罗门
在佛陀住处祇园精舍旁,一群人在赞叹舍利弗的高贵特质:“我们的长老深具耐心,”他们说,“甚至当人们侮辱他或打击他时,他也丝毫不会愤怒。”
“这个永远都不会愤怒的人是谁呢?"一个持有邪见的婆罗门问道。人们告诉他:“是我们的舍利弗长老。”他反驳道:“那一定是因为没有人触怒过他。”
他们回答:“绝非如此,婆罗门。”“好吧!那么就让我来触怒他。”“尽管去触怒他吧!”“交给我。”婆罗门说,“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当舍利弗尊者入城托钵时,婆罗门从后面接近他,并朝他背上重重地打了一下。“怎么回事?”舍利弗说,甚至没有回头瞧一下,便继续往前走。
这个婆罗门自责不已,他拜倒在长老脚下,乞求他原谅。“为什么?”长老温和地问。“我打你是为了测试你的耐心。”这个后悔的婆罗门回答。“很好,我原谅你。”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你愿意原谅我就请到我家用餐。”长老答应后,婆罗门便拿起他的钵,引领他返家,并以食物供养他。
但是那些目睹这次攻击事件者群情激愤,他们手持棍棒与石块聚集在婆罗门家,准备杀了他。当舍利弗出现时,婆罗门在一旁拿着他的钵,围观的群众叫道:“尊者,命令这个婆罗门转过身来!”
“为什么,各位信众?”长老问。他们回答:“这个人攻击你,我们准备好好地教训他!”
“但是你们这么做是什么意思?究竟他打的是你们或我呢?”
“是你,尊者!”
“很好,如果是我被他攻击,而他已经请求我的原谅,你们走吧!”就这样,他解散群众并让婆罗门回家,大长老则平静地返回寺院。
接受沙弥的指正
舍利弗尊者的谦虚与忍辱一样伟大,他愿意接受来自任何人的纠正,不只是勉强屈从,而是带着感激之心。
在《须尸摩经》的注释中提到,有一次,长老由于一时疏忽,底袍的一角露了出来,一个年仅七岁的沙弥看到了就指给他看。舍利弗立刻走到一旁整理袈裟,然后恭敬地合掌,站在沙弥面前,说:“老师,现在正确了!”
这件事在《弥林达王问经》中一个被归为舍利弗所作的偈有提到:
今日七岁童指正,我俯首恭敬领受;
秉持诚心与敬意,我愿常尊他为师。
礼敬阿说示尊者
因此,难怪他终其一生都始终对佛法启蒙恩师阿说示尊者表达敬意。在《船经》与《法句经》的注释中都说到,每次舍利弗与阿说示尊者住在同一所寺院时,在礼敬佛陀之后,他总会去礼敬这位大长老,思维:“这位尊者是我的第一个老师,透过他我才能认识佛陀的教说。”当阿说示长老住在其他寺院时,舍利弗通常会面对他居住的方向,以五体投地的方式礼拜他,并合掌致敬。
但这也导致误会,因为当其他比丘看见舍利弗那么做时,他们说:“成为上首弟子之后,舍利弗仍然礼敬四方!即使到了今天,他还是无法放弃他的婆罗门见解!”当这些抱怨传到世尊耳中时,他说:“比丘们,事实并非如此。舍利弗并不是礼敬四方,而是在礼拜他的佛法启蒙者,并尊他为师。舍利弗是个尊师重道的人。”然后,佛陀对比丘们讲解《船经》,开头便说:
正如诸天礼帝释,应礼法之启蒙者。(摘自《觉悟之路网站》向智长老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