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经典
舍利弗所作的其他经典的摘要,被放在这个研究的结尾部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被认为是他所作的较大篇幅的藏经作品。
《义释》─—包含许多古语与简短格言
首先是《义释》,它属于“经藏“的《小部》,它是巴利三藏中唯一专门注释性的作品。《大义释》是针对《经集》中的〈义品〉的注释,而《小义释》则是针对同属《经集》中的〈彼岸道品〉与〈蛇品·犀角经〉的注释。
〈义品〉与〈彼岸道品〉是《经集》中的最后两品,并且无疑地是属于整个《经藏》的最古老部分。在最早时期,它们就受到僧俗二众的高度重视,这从《自说经》中记载输那长老念诵〈义品〉;而《增支部》中,则提到在家女弟子难达摩陀诵持〈彼岸道品〉的事实,即可得知。
佛陀本人至少在五个场合上,解释《经集》中这两品里的偈诵。除了明显可见受到的重视之外,事实上这两部偈合集包含许多古语与简短的格言,为了使他们易于了解,所以在非常早期就有了注释产生,而这注释后来也被纳入经藏之中。
传统上将它归为舍利弗所作,这是极为可信的,如果不是现在所见的巴利藏经的文献形式,至少在原始核心的部分是他所作。
就大长老的性格而言,他相当关心对比丘们作方法上的指导,《义释》不只包括字词解释、内容的厘清与引述佛说,同时还有明显属于语言学的素材,例如对所解释的字词,增附许多的同义词。
《大义释》也包含〈义品〉的最后一章─—《舍利弗经》(或称《长老问经》)的注释。此经的第一部分是由赞叹世尊与一系列向他发问的偈颂所组成。《大义释》解释开经偈,该偈指出佛陀从三十三天讲完阿毗达摩回来的事。除此之外,它的内容都是舍利弗提出的问题,以及明显是佛陀所作的回答。
《无碍解道》─—佛教进阶研究手册
《无碍解道》①似乎成了佛教进阶研究的手册,它的领域与其驰名作者的心智一样广博。此经共三十章,内容长短不一。
首先,是关于七十二种智的长论(《智论》),其次是关于邪见的(《见论》),两者都显示出舍利弗善巧与直观心智运作的特色。《智论》和该书其他篇章,都包含许多《无碍解道》独特的名相。它也详细说明了在“经藏”中较古老的典籍中,所约略提到的名相与教法。此外,并包括许多极具实用价值的禅修资料,例如入出息念(《安那般那论》)、修慈(《慈论》)与修观(《毗婆舍那论》)的许多练习。
在经文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本经的主题,我们发现一个深具韵律以及美感的段落,其内容是关于赞颂如来的大悲。大名长老在撰写此经注释─—《显扬正法》时,很肯定地认为它是舍利弗所作,他在序论的偈中大力赞扬大长老。
在《无碍解道》本文中,舍利弗曾被提到两次,一次是在《神变论》中,说他拥有“定遍满神变”者(见前章“禅修的成就”一节),以及在《大慧论》中所说:“那些智慧与舍利弗相当者,具有某种程度的佛智。”
编纂阿毗达摩
现在我们来到舍利弗尊者对佛教教义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即他所编纂的阿毗达摩。
根据《法集论》②的注释─—《殊胜义论》,佛陀是在三十三天(古译:忉利天),对来自八万四千世界的天神说阿毗达摩,这些天众之首是他那转生到三十三天为天神的母亲─—摩耶皇后。佛陀教导阿毗达摩为期三个月,期间每天都会短暂地返回人间乞食,并将当日所说的阿毗达摩“方法”告诉舍利弗。《殊胜义论》说:
所以,这些方法是传授给拥有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就如佛陀站在岸边,伸手指出海洋一般。对于长老来说,世尊以千百种方法所教导的教义,都变得非常清晰。
后来,长老再将其所学,传给了他的五百位弟子。《殊胜义论》接着进一步说:
阿毗达摩论典的顺序是由舍利弗所创的,而《发趣论》中的数字顺序也是由他决定的。以这样的方式,长老在不破坏独特教理的情况下,建立了数字的次序,使得佛法更容易学习、记忆、研究与教导。
《殊胜义论》也将下列论藏归结为舍利弗所作:
一、在“论之论母”之后,紧接着“经之论母”四十二对法,两者都置于七部阿毗达摩论③之初。④而在《法集论》中对“经之论母”四十二对法的解释,同样也可能是长老所作。
二、《法集论》的第四章,也是该论的最后一章的《义释品》。
三、阿毗达摩的念诵顺序的安排。
四、《发趣论》中数字的章节。
译注:
①《无碍解道》:本书含摄于“经藏”中的《小部》,但内容与形式则属于论书性质,与《清净道论》关系密切。内容主要论述修道解脱之事,几乎网罗了此方面的佛教论题,教理内容已具有部派佛教的色彩,有许多上座部独特的名相,是巴利论书的先驱。
②《法集论》:本书是巴利七论的要点整理的总论,置于七论之初,内容是以五位说(色、心、心所、心不相应、无为)为中心而说明。
③此处所指的是南传巴利七论:《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双论》、《发趣论》、《论事》。
④所谓“论母”是为了说明论书的内容,有如目次置于论书的最初。《法集论》最初的“论之论母”系从阿毗达摩的立场观察一切法,而含有百二十二门(三法的有二十二门,二法的有百门),这在一般论书中都普遍采用。“经之论母”有四十二门,都是二法一对,如黑法与白法、名法与色法。(摘自《觉悟之路网站》向智长老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