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业力?
业力常是项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包含着多种不同的层面。世间有很多自然的定律支配着我们的生命,最重要的是业因果报(kamma-vipaka)。佛陀在《增支部第6.63经》里说道:“诸比丘!我说思业,思已而以身、语、意造业。”这即是说,经过思惟,也就是有所意念而造作的行为是业,果则是该行为的受报。业果可在即刻、今生或来世成熟。
kamma-vipaka有时被翻译为因果。这还不是十分贴切的翻译,因为世上有两种因果──世间的因果和业力的因果(业果)。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的例子中看出。你正驾着车,突然有个男孩冲越过马路,结果被你撞死了。由于你根本没有杀害男孩的意图,所以你并没有造业。但因你撞倒了他,所以当你停车时,也许他的家人会把你拉出车外痛揍一顿,更可能把你控上法庭。这就是撞死那男孩的后果──即被痛揍一顿后再被控上法庭。然而,这些都是世间的因果,与佛教所说的业果无关,因为你根本没有杀害该男孩的意图。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鉴别世间的因果和业果(有意图的行为与果报)。两者的分别是:世间的因果是无意的行为,而业果则是有意的行为。
这又引起了另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造业?业是通过身、口、意的行为而产生的。通过身体所造的恶业,就是杀生、偷盗和邪淫;通过语言所造的恶业,是妄语、两舌以破坏和谐、恶口和绮语;而恶的意业则是贪婪、怨恨和邪见。意业是“有意图的念头”,并不是指一般的思想或妄想。
何谓善业和恶业?善业就是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和令众生快乐的行为。十善业就是前段所提十恶业的反面。恶业就是伤害和导致发生痛苦的行为。十恶业在前一段已经说明了。由此可见,佛教对于善恶的标准是有异于其他宗教的。
业的影响力是长久而深远的。举个例子,根据《增支部第5.31经》里记载,有位国王的女儿苏蔓娜去见佛陀时向他请示:“有两个人,一个喜欢供僧,另一个则不,若后来两人皆出生于天界,际遇有何不同?”佛陀回答说:“两者的差别就是在于喜欢供僧者在寿命、相貌、快乐、荣誉和权势方面都超越另一个人。”苏蔓娜接着问:“若以后两人转生人间,他们的际遇有没有分别?”同样的,佛陀说:“有。供僧者比不供僧者的寿命更长、更快乐、更有荣誉和权势。”苏蔓娜再问:“若两人同时出家,他们的际遇又有没有分别?”佛陀肯定的回答说:“与没有供僧者比较,喜欢供僧者将获得更多居士供养食物、布施袈裟和药物,更多人喜欢他,同时将拥有更多住宿的地方。”由此可见,业力将如影随形的影响我们好几世的生命。
诸恶莫作
佛陀的教理是指引我们过善巧的生活以减少或避免受不必要的痛苦。要避免不必要的痛苦,明白业果的自然定律是很重要的。生命中的痛苦,有些是无可避免的,有些则可免之。什么是无可避免的痛苦?那就是衰老、患病和死亡。这是无人可避免的三件事。尽管如此,某些痛苦则是可以避免的。我们知道伤害众生的恶行将给造业者带来恶果,所以我们应戒除恶行,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业果的定律正如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全赖于你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它就会结下怎样的果。”所以,我们应该训练自己戒除恶行或不造恶业。为此,佛陀劝我们要每天守持五戒,因为这些是良好德行的基本训练。第一条戒是不杀生;第二条戒是不偷盗;第三条戒是不邪淫;第四条戒是不妄语;第五条戒是不饮麻醉品。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甚至在国家制定的法律中也可找到。如果你杀人,你就会遭受法律的制裁。同样的,如你偷盗、通奸和欺诈,那你会为自己招来很多麻烦,所以这五戒是我们应该守持的基本戒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戒律是训练的轨则,并不是圣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