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扩展阅读:

佛陀十大弟子传
尊者舍利弗
佛法大将舍利弗
弥勒菩萨生平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上一页  
    下一页
【传记】

(7)

第七章 与同修比丘的关系

一个如大迦叶尊者这样致力于禅修者,很难期待他能积极接受并训练许多学生;事实上,藏经中提到他的学生也只有寥寥几个而已。

与比丘众说法

在少数记载大迦叶对比丘们说法的经典之一,主题是关于高估个人的成就:

可能有比丘宣称他已达最高的阿罗汉果智,于是佛陀或他心通的弟子,便来检视与质问他。当他们质问他时,那比丘变得尴尬与惶惑。于是,质问者便知这比丘是出于我慢,高估了自己才会这么说。

然后,在考虑原因之后,他了解到这位比丘已多闻、受持许多教法,而使得他宣称被高估的成就为实相。洞见了这比丘的心之后,他了解到,这比丘仍受到五盖所障蔽,并半途而废,其实他还有许多事该做。

迦叶和舍利弗的关系

除了少数几例是大迦叶对不知名比丘或一群比丘谈话之外经典只有记录他和舍利弗与阿难的关系。

前世中的关系

根据《本生经》,在前世中,舍利弗曾两度是大迦叶的儿子,两度是他的兄弟,还有一次他是大迦叶的孙子,一次是朋友。

在他的偈中,大迦叶说曾看见上万名梵天降临人间,向舍利弗礼敬,并赞叹他。

迦叶和舍利弗的两次对话

大迦叶和舍利弗之间的两次对话被记录在〈迦叶相应〉中。两次都是在晚上,在禅定之后,舍利弗去看大迦叶。

在第一部经中,舍利弗问:

“迦叶吾友!据说无惭无愧者,不可能达到觉悟,不可能证得涅槃,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但有惭、有愧者,则可能达到这些成就。那么差多远,人不可能达到这些成就;又差多远,人可能达到它们?”

舍利弗吾友!当比丘心想:“如果至今尚未生起的恶与不善法正在生起,这会为我带来伤害”,然后如果他并未生起惭与愧,那么他就是无惭无愧。当他心想:“如果现在未断除已生起的恶与不善法,这会为我带来伤害”,或“如果已生起的善法正在消失,这会为我带来伤害”──如果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没有生起惭与愧,那么他就是无惭与无愧。如果无惭、无愧,他就不可能达到觉悟,不可能证得涅槃,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但有惭、有愧的比丘(在那四种情况中,正精进者),则可能达到觉悟,可能证得涅槃,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

另一次,舍利弗问大迦叶,如来死后,是存在或不存在,或(在某种意义上)既存在,或既不存在也非不存在。针对各种情况,迦叶回答:

“世尊不说这些,为什么?因为那既无利益,也不属于根本梵行,因为它不会导致离染、离欲、灭、安稳、正智、觉悟与涅槃。”

“那么,朋友,世尊说什么呢?”

“这是苦──朋友!世尊如是说。这是苦集……苦灭……与灭苦之道──朋友!世尊如是说。为什么?因为它会带来利益,属于根本梵行,因为它会导致离染、离欲、灭、安稳、正智、觉悟于涅槃。”

我们不明白舍利弗为何会提出这些问题,对于阿罗汉来说,那应该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这次对话不无可能是发生在迦叶刚出家,尚未证得阿罗汉果时,而舍利弗是想要测试他了解的程度;或这些问题是为了其他有此疑惑的比丘而问。

迦叶和其他比丘的讨论

《牛角林大经》中,记载了由舍利弗尊者带领的以此团体讨论,其中有大迦叶和其他几位着名的比丘一起参与。

当时,这些长老和佛陀一起住在牛角婆罗树林,在某个明朗的月夜下 ,去找舍利弗讨论佛法。舍利弗说:“这个牛角娑罗树林如此清新可人,圆月当空,娑罗树花茂盛,天香馥郁流布四周。”

然后,他一一询问在座杰出的长老──阿难、离婆多、阿那律、大迦叶与大目犍连,哪种比丘会为了这座牛角沙罗树林增添光彩。和别人一样,大迦叶根据自己的性格回答:

舍利弗吾友!若有比丘他自己是个林住者,并赞颂林住;他自己是个托钵乞食者,并赞颂托钵乞食;他自己是个穿粪扫衣者,并赞颂穿粪扫衣;他自己是个持三衣者,并赞颂持三衣;他自己少欲、知足、离群、独居,并赞叹这些特质;他自己以经达到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并赞叹这些成就。这种比丘才能够为这座牛角娑罗树林增添光彩。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2》何慕斯·海克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