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律(梵文Aniruddha,巴利文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竟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顺随义人、不争有无。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迦毗罗卫人之释种,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五分律》、《众许摩诃帝经》等载为斛饭王之子,《佛本行集经》、《大智度论》等则载为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归乡,阿那律与阿难、难陀、优婆离等,即于其时随佛陀出家为比丘。出家后之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他曾于佛陀说法时酣睡,为佛陀所呵责,遂立誓不眠,后患眼疾,导至失明。然以修行日进,心眼渐开,终成佛陀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
阿那律长得很英俊,没有出家时就有很多王族的姑娘希望嫁给他,但阿那律却不易为女色动心。出家之后也仍然讨姑娘的欢心,有一次他从祇洹精舍往拘萨罗国的途中,路上没有比丘宿处,借民间家一宿。而民间家里有一位姑娘,见他长得英俊,就喜欢上他了。夜半,灯光渐渐的黯淡,朦胧的月色照在窗前,门声响处,姑娘轻轻地走到阿那律的床前,温柔多情地求爱。而阿那律结跏趺坐,双目紧闭,像高耸的山岳,巍然不动。姑娘以手推他,阿那律严肃地把眼睁开,庄严地呵责欲的种种不是,姑娘生大惭愧,当即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作了在家优婆夷。
阿那律双目失明后,一天想缝制衣服而无法穿线进入针孔,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希望有个人帮助他把线穿进针孔,于是佛陀就亲自帮助他,并帮他把三衣缝制好,并教他如何修定,以见到光明。阿那律坚持不懈,不久就证得天眼,不分远近,不分内外,他都看得到,从此,阿那律是有名的天眼第一。阿那律很激动,佛陀也更欢甚,有一次阿那律走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问道:“佛陀!少欲知足,常行精进,这是我们修道者必备的条件;忘记小我,弘法利生,这是我们弟子应尽的责任。关于我们如何修道,应取涅槃,恳请佛陀多予慈悲开导。”
佛陀根据阿那律请学大人(菩萨)的问题,开示了《八念经》,要他昼夜至心诵念。
佛言:“大人八念者,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云何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得无欲,自知得无欲,不令他人知我无欲;得知足,得远离,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戏,自知得不戏,不欲令他知我无欲,是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云何道从知足,非无厌得?谓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是谓道从知足,非无厌得。云何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谓比丘行远离,成就二远离,身及心俱远离,是谓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云何道从精进,非得懈怠?谓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是谓道从精进,非懈怠得。云何道从正念,非邪念得?谓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是谓道从正念,非邪念得。云何道从定意,非乱意得?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道从定意,非乱意得。云何道从智慧,非愚痴得?谓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是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是谓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云何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谓比丘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是谓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阿那律陀比丘成就此大人八念已,然后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是时,尊者阿那律陀得阿罗呵(阿罗汉)。(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