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阿秘特尊者的信徒、众善神告知阿秘特,说他的外甥被绑架要赶紧去救他。阿秘特听到消息后,决定采取行动。他想,从目前来看,由于父亲和儿子的分离,他们会感到极度痛苦。从长远来看,这次事件还会给那些信仰外道的人提供一个讥笑佛徒的口实。信徒由此心生恐惧,在谁还敢到竹林园来?
“我必须以神变法力救出他!”阿秘特尊者这样想。
于是,尊者以神变法力将自己隐藏在盗贼即将劫持孩子外逃使用的一只小船内,并施用法力使小船纹丝不动。这些盗贼不知是什么原因驶小船不动,后来在小船边上看见了尊者。他们问尊者为什么跟他们为难,向他们挑战。尊者回答说:
“我是因为你们的恶行才向你们挑战的。如果不是我今天施用法力救出这个孩子,那么你们的罪恶企图就会得逞。你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吗?”
这样说了之后,盗贼马上放了劫持的孩子,祈求尊者放他们回去,尊者答应了。随后,为了让孩子的父母放心,尊者派人把孩子送回家去。
在孩子回家路上,碰到了正要领兵出发营救他们的王子阿阇世,阿阇世问孩子要到哪里去,回答说他是被强盗劫持的孩子,已被阿秘特尊者救出,现在正要往竹林园方向去。听了这番话,阿阇世心中充满了对尊者的钦佩,对尊者的神变法力无比折服。他说:
“我们和这样一位佑助众生的尊者同住在一块土地上,是如何的幸运啊!”
大家兴高采烈,结伴回到了家中。
另有一次,当影坚王看见尊者在修缮自己居住的庙宇,就问他:
“尊者,你怎么亲自动手修缮庙宇?”
阿秘特尊者回答:
“假如我等出家的僧人不干自己的事情,有谁替我们干呢?”
国王说要为他派一些仆人来干,尊者拒绝了。他说:
“我自己早以弃绝了仆从的侍奉,怎么再一次使用下人呢?”
此后,国王要为僧众配备一些仆从,阿秘特尊者要他得到释迦牟尼佛的首肯后,才可以这样做。佛陀答应了影坚王的请求,于是阿秘特就留下了国王派来的仆从。
这样,侍奉国王的仆从和侍奉僧众的仆从就逐渐分开了。人们将此事告知佛陀,释迦牟尼佛允许僧众的仆从在王舍城和竹林园之间以听力可及的距离为度,建造僧仆居处。国王的大臣将此事告示于全体国民。于是,这些僧仆都在特定的地点建造居处,并住在那儿。
一天夜里,有一队强盗要去抢劫僧仆的居室。阿秘特尊者的信徒,善相护法神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尊者。
尊者想:
“如果这些僧仆被抢劫,不仅使他们遭受失去财产的痛苦,那些外道徒也会幸灾乐祸;佛徒看到这个情景,也不会信奉佛法。”
“如此考虑之后,尊者决定阻止盗贼抢窃,他用神变法力变出了一道很厚的围墙,围住了僧仆的住处。当那些强盗试图把盗来的东西拿出去时,就是找不到出去的通路。可是,强盗们发现,如果把偷的东西放下,那么,挡在他们面前的墙就消失了,人也可以走脱。他们带着赃物七次外逃,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强盗们认为这道墙壁一定是佑护僧仆的圣贤大德以其巨大的法力设置的。大家一商议,决定还是丢下赃物只身逃走。
僧仆们知道失盗之事的经过后,发现他们丢失的物品都堆放在一处。大家非常高兴,各自领回了失物。后来,他们得知是由于阿秘特尊者的佑助才没有使财物被窃的原委,心中充满了对尊者的感激之情。从此,尊者的名声也传遍了印度六大邦的每一个角落。如上所述,尊者施用超乎常人想象的神变法力帮助了众僧仆。
阿秘特尊者的一生向我们表明:对于佛陀的教法来说,一个人的出生和种姓等级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实践佛陀的教法。阿秘特尊者强调,慈悲心、同情心是进入佛法大门的钥匙。因此,尊者告诫他的弟子要尽力帮助所有众生。
阿秘特尊者的居地
阿秘特尊者的居地冈底斯山,据说是在仁沃岗中的香跋拉山附近,位于印度的北部,为“二十四境”之一。人们传说尊者就住在此山一个叫做“大宝生处”的山洞里。
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意旨,阿秘特尊者没有离开人世间,他和一千名阿罗汉一起住在冈底斯山,护持和传播佛陀的教法。(完)(诺尔西绕著
谢继胜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