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对阿难的告诫
佛陀主动对阿难的告诫只有一次,也是最重要的。
应避免耽溺于闲谈
佛陀指示阿难去监督给比丘们做衣服的布料分配,阿难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佛陀称赞他很谨慎,并告诉其他比丘阿难很会缝衣服,他会作好几种缝边。对好的比丘来说,为衣服缝边有其必要,这样它们才不会从边缘磨损,能使他免于遭到粗心毁损施主供养的指控。
之后,当佛陀住在他的故乡附近时,他看见寺院里准备了许多席位,就问阿难是否有许多比丘住在那里。阿难证实这点,并补充说:“世尊!现在是准备我们衣服的时候。”
在此阿难是针对佛陀的指示,一个比丘应妥善照顾自己的衣服。然而,阿难似乎安排某种形式的裁缝班,以教导同修比丘们这项受到赞扬的裁缝技艺,可能因此才有共同的夜间裁缝时间。
阿难并未考虑到,这会演变成如家庭聚会般的谈话时间,比丘们可能因而耽溺于闲谈①。唯恐比丘落入世俗社交的危险,因此佛陀对此作了严正的声明:
喜欢社交,或在伙伴关系中得到喜悦或满足,或喜欢亲密,或因而高兴,这种比丘不应受到赞叹。受赞叹的比丘,应随其意愿达到出离的喜悦、独居的喜悦、平静的喜悦与觉醒的喜悦,但在群聚时,这是无法成办的。
凡是乐于社交者,都无法达到只有在独居时才能获得的喜悦。即使那样的人能入定,成就也是不稳固的,很容易就动摇与失去。对于喜欢伙伴关系的人而言,要达到究竟解脱可说是困难重重。因此,佛陀在结束劝诫时说,任何一个执取的对象,都会因为它内在的无常而造成痛苦。这是“法”的普遍性。
佛陀接着对阿难详说修行之道。因为阿难具有深厚的定根,所以佛陀没有提到八正道的前七项,而是从第八项的正定开始。他在此详细解释最高目标──灭受想定,并强调只有在独处中,藉由努力调心才可能达到这目标。
陶壶的比喻
我们可以说佛陀利用事实的与个人的这两种方法,帮助阿难一次彻底斩断剩余的世俗习气。最后他以这比喻作为结论:
因此,阿难!为了你长远的利益与快乐,要对我抱持善意,而非敌意。我不会像陶工对待未烧制的陶胚般对待你。我会对你反复劝诫,阿难,反复考验。只要是够健全的人,就能经得起考验。
如果有人看过《犍陀罗本生》,就会比较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它谈到阿难的过去世。
他曾经是个国王,后来放弃王位出家,菩萨也是如此。有一天,第一位沙门──未来的阿难,被人发现储存少量调味的食盐,那违反沙门清贫的规定。
菩萨指责他说:“你已放弃王国的一切财富,但现在又开始储存食物。”这个沙门因此不悦。他回答,一个人不该以责备的方式伤害另一个人;不该以粗暴的言语责备,犹如以钝刀去切割东西。
菩萨回答:“朋友之间说话,不应像陶工处理未烧制的脆弱陶胚。朋友应可以责备,因为只有透过反复劝诫与持续建设性的批评,才能给予对方陶土烧制后的坚硬度。”听完之后,这个沙门请求菩萨原谅,并恳请他出于慈悲,持续地引导他。
因为陶器在当时是常见的商品,陶壶的比喻在那个时代是易于了解的,它暗指敏感度与需要小心处理。因为陶工拿陶胚土壶时,需要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以防破掉。然后,在过火之后,他会反复测试它,看看是否有瑕疵或裂痕等,并只有在烧制良好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它。他会一再轻敲它,直到声音通过测试为止。同样地,只有健全的人──具有杰出特质者,才能达到阿罗汉的道与果。
在那个过去世中,菩萨的责备很有成效,它引领阿难──那个沙门──到达梵界。这一次,在他们的最后世中,它也很有成效,因为阿难高兴地接受批评,虚心、认真地对待它,并遵循它,起到达到完全灭苦为止。
译注
①在《清净道论》有列举三十二种“无用的谈论”,例如食物论、床室论、女论、男论、世俗学说等,比丘谈论这些会妨碍修行。而比丘可以谈论的有十种事,例如少欲、知足、远离烦恼、无著、精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2》何慕斯·海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