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扩展阅读:

佛陀十大弟子传
尊者舍利弗
佛法大将舍利弗
僧伽之父 大迦叶
弥勒菩萨生平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上一页     
    下一页
【传记】

(6)


第四章 佛法司库

  具足五种特质的弟子

佛陀宣布的杰出弟子当中,阿难尊者是唯一在五种特质上被宣布为杰出者。其他比丘都只擅长一种,或有两位比丘擅长两种,但阿难是被宣布为五种特质皆第一的比丘弟子:

一、多闻者,即通晓很多佛陀的开示者;

二、具念者,即具有良好记忆(正念)者;

三、正行者,即精通教法秩序者;

四、坚定者,即在研究等各方面皆坚定者;

五、佛陀的侍者。

五种特质皆源于正念

如果我们仔细看便会了解,这五种特质皆源于正念。正念是心的力量与忆念的力量──统理回忆与观念。它是随时能运用心的功能,随其意愿,作它的主人。

简而言之,正念是谨慎、守纪、自制、控制与自律。狭义来说,正念是记忆的能力,阿难的这项能力已到达惊人的程度。他能立即记住一切事情,即使只听过一次。他能正确无误地重复佛陀的开示到六万字,而不会遗漏任何一个音节;他能诵出一万五千首佛陀的四句偈。

有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我们记忆会如此有限,是因为心早已塞满了千百件无用的事,使得我们无法掌握记忆。佛陀曾说,我们忘记事情唯一的原因是五盖──贪欲、瞋恚、昏眠、掉悔与疑,或其中之一。

因为阿难是“有学”,所以能随意放下这些障碍,并完全专注在所听闻的事情上。因为他不为自己求任何事,所以能毫不迟疑或扭曲地吸收开示,正确地整理它们,知道如何归类,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认出共同的元素,并像自信的、熟练的户籍人员,能在黑暗的记忆回廊中找到他的路。

从大师的口出生

这所有因素都归入“多闻”的特质中。在这意义下,多闻者已抛开固执,成为能容纳实相的容器。他既已听闻许多实相,这意味着他已去除自身所有的非实相。

这种人是“从大师的口出生”,是真实的修行者,因为他让自己被佛陀的教法所塑造。因此,多闻者是最谦虚与最认真拥护实相的人,一切好的事都记在心里,并根据它们来行动,他将这归因于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法”,而不会说是自己的能力。这种人是真正谦虚的。

多闻与修心的特质,被称为阿难五种特别能力里的第一种,根据记载,他的所有弟子也都博学多闻。但佛陀说,在这方面很难找到和阿难一样的人。当舍利弗问阿难,哪种比丘能为牛角娑罗树林增添光彩时,他这么回答:

有比丘是多闻者,他记得所听闻的,并珍惜它们。对于那些初、中、后皆善,以及以正确方式口耳相传完全清净梵行的教法,这一切他都广学多闻,谨记在心,并藉由口诵的方式让自己熟悉,以他的心检视,并以正见彻底洞察。他对四众听者说法,以完整、局部或契理契机的方式,导引他们究竟断除潜伏的烦恼。

第二种特质──正念,在此意味着内心保留听到的开示,以及它们对自我探究的应用。

第三种特质──趣,不同译者有不同的解释,但根据古代注释,它是指察觉开示的内心关连与连贯性的能力。阿难能做到这点,因为他非常了解相关教法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其言外之意。因此,即使他的念诵被问题打断,仍能从中断处接着念诵下去。

第四个特质──坚定,是指他对研究工作,及记忆、念诵佛陀话语,还有随侍佛陀,都能精进且不屈不挠地奉献。

第五也是最后一个特质,是完美的侍者,如先前所述。

佛法司库

这五种特质合在一起,使阿难在僧团中取得特殊职位“佛法司库”(亦有“佛法守护者”之意)的资格。在政府组织里,司库是库藏官──负责贮藏、保存、守护与分配国家财富者。如果库藏官不适当、不负责任,政府的税收就会减少,国家也会陷入破产与灾难之中。如果库藏官是精明的,国家财富就能被明智地运用,国家也会享有繁荣与太平。

全世间之眼

在佛陀的教说中,财富就是佛法,以及教说的弘传、久住,特别是在佛陀般涅槃后,这些教法需要被细心地保存,以及忠实地传递给后代子孙。因此,佛法司库的角色非常重要,持有的人藉由在世上完整地保存佛陀教法,就能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全世间之眼”:

若有人想了解法,彼应求助于此人,

具多闻之持法者,佛陀睿智之弟子。

具多闻之持法者,大觉宝藏守护者,

彼是全世间之眼,应礼敬具多闻者。

在选择阿难为他教说的守护者时,佛陀选择了一个人格特质完全符合这职位需求的人。藉由广学多闻,阿难完美地接收了四十五年来佛陀所传的各种教法。藉由惊人的记忆力,他将它们一字不差地保留在心中。藉由敏锐的秩序感,他能以正确的顺序忠实地保存它们,并以符合佛陀本意的方式解释其结构。藉由坚定,他一直非常努力,且弟子们在他的管教下,也都能接收完整的教法并正确地修行,然后再辗转传给他们的弟子。

在佛教传统中,佛陀的教法共有八万四千个“法蕴”,在一首偈颂之中,阿难宣称自己已经完全接收它们:

从佛接收八万二,再从比丘收两千,

共八万四千法蕴,启动佛陀之法轮。

众人的楷模

因为他在随侍佛陀的比丘里的关键地位,阿难自然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使得他必须面对许多人。对所有来亲近他的人来说,他在许多方面都是楷范,包括:他清净的行为;他对佛陀与僧团无怨无悔的关心;他坚定的友谊;他的耐心;他随时都准备帮助别人。

一些潜在的冲突,只要有他在甚至不会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也会受他影响而缓和与解决。阿难是个没有敌人的人,透过他所示范的身教与言教,带给别人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他身为佛陀忠实伴侣的形象,尤其给当时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难永远都能掌握情况,就如国王对事务拥有更高超的理解力。由于他的谨慎,他因而能处理、安排佛陀和僧团的所有日常事务。透过杰出的记忆力,他能从经验来学习,永远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而多数人由于缺乏记忆力,总是一再地犯错。

因此,他很会认人,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他还是能应对得当,不会让人有受到敷衍的印象。他的慎重,自然而然符合事实的情况,以致所有理性的人都会同意他。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2》何慕斯·海克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