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扩展阅读:

佛陀十大弟子传
尊者舍利弗
佛法大将舍利弗
僧伽之父 大迦叶
弥勒菩萨生平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上一页     
    下一页
【传记】

(12)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凸显阿难与佛陀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部经是《大涅槃经》──佛陀最后那段日子与般涅槃的记录。

这些记录传达了一种特殊的分离情感,那对阿难来说尤其痛苦。那也是佛法衰微的第一个小征兆,随着距离佛陀的年代愈来愈远,它会逐渐消失,直到一位新的佛陀出世为止。

这整部经的主旨,是劝人要把握时机,修行佛法。它再度反映了阿难的完整性格,因此我们将跟着它的脚步前进,强调以阿难为主的那些段落。

佛陀拯救跋耆族

这部经的第一节是从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开始,七年前提婆达多试图分裂僧团,结果失败。阿阇世王仍统治着摩揭陀国,波斯匿王刚被推翻,释迦族面临悲惨的结局,阿难的许多近亲都被杀害。

那时,三个著名的刹帝利族──拘利族、末罗族与跋耆族,住在靠近喜马拉雅山区的恒河北方,他们都独立于阿阇世王之外。阿阇世王想要灭掉跋耆族,将其土地并入日益茁壮的帝国中。

佛陀无法阻止那些未进入僧团的释迦族人被消灭,他们有自己的业报要偿还,但他帮助了跋耆族,后来也间接帮助了末罗族。这是佛陀晚年时,外部的“政治”背景。此事的细节,详述如下。

跋耆族能继续存在的七项特质

阿阇世王命令大臣禹舍去找佛陀,宣布想入侵跋耆族的企图。禹舍来传达讯息时,阿难尊者就站在佛陀背后为他摇扇。佛陀转向阿难,问了他七个关于跋耆族生活方式与情况的问题。

阿难回答,跋耆族经常召开集会并和谐地商议;不会毁弃已制定的国法;遵从长老的训言;不会强奸妇女;尊敬寺庙与圣地;不会撤回对道场的布施;对于一切阿罗汉与沙门都给予保护与护持。

佛陀说,以这七项特质,人们可以预期跋耆族会兴盛,而非衰亡。佛陀先前曾给他们这七项规定。禹舍回答,这七个特质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确保此族的继续存在,只要跋耆族能继续遵守,国王就不可能征服他们,除非透过内部失和或背叛。

禹舍信服地离开,并向国王报告,若贸然对跋耆族开战不会成功。那时的印度人对具有心灵力量者有很大的信心,因此道德优越的暗示就足以阻止一场战争。一直到后来,在佛陀入灭后,国王才可能侵入跋耆族,因为那时他们已背弃了完善的道德。

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佛陀曾以这高度政治性的讨论作为教育的机会,他请阿难召集当地所有比丘,给他们能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比丘们应经常聚会;并和合地尽力于僧团的职务;他们不应制定新的律法,而应遵守已制定的律法;他们应尊敬僧团的长老,并听受其忠告;他们应抗拒渴爱;乐住阿兰若;并随时保持正念。那么,志同道合者就会被吸引前来,那些已在过清净生活者也能安住。

在佛陀对比丘们说完这些话之后,以如下精简的教法总结,它在这个故事中重复出现了许多次:

有关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等之诸漏解脱。

佛陀教导阿难自作皈依

在这番告诫后,佛陀便展开最后的旅程。他总是前往那些想要了解佛法,或需要澄清误解,或可以阻止暴力的地方。

在这段最后的旅程,他先朝恒河方向走到那烂陀,它后来成为佛教著名的教育中心。它靠近舍利弗的出生地,舍利弗就在出生地离开佛陀,因为他想在般涅槃前,待在此处教导母亲佛法。在道别时,舍利弗再次赞叹佛陀:“世尊!我对世尊有如此的信心:没有任何人拥有比世尊更高深的智慧。”

然后,佛陀便和比丘们前往跋耆国的首都吠舍离,他曾称赞过该族的美德,而阻止阿阇世王入侵。他在那里罹患重病,完全以意志力压抑疾病,因为他不想在未再次召集弟子之前辞世。佛陀会生病,是因肉体的不圆满,但能以意志力控制疾病,则是因心灵的圆满。

阿难为佛陀生病而沮丧,情绪低落到无法正确地思考。他对佛陀说,只有想到佛陀不会在未给比丘们一些僧团规定就般涅槃时,才稍感安慰。但佛陀却反驳他:

阿难!僧伽还能期待从我这里多得到什么吗?我教导佛法从无内、外区别,如来绝无任何藏私。只有自认为应领导比丘僧团者,或比丘僧团得依靠他者,这样的人才必须给予弟子最后的指导。但如来并无这种想法,因此他必须给予比丘僧团什么指导呢?

佛陀接着说:

阿难!如今我差不多八十岁了,生命已走到尽头,我只能勉强维持这个身体,就如有人维持快要瓦解的旧马车一样。我的身体只有在进入与安住于无相心解脱时,才会自在。

但大师随即又给了阿难一帖良药,以对治由这些话所引起的悲伤:

因此,阿难!要作自己的岛屿,作自己的皈依处;要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2》何慕斯·海克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