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扩展阅读:

佛陀十大弟子传
尊者舍利弗
佛法大将舍利弗
僧伽之父 大迦叶
佛法司库 阿难
弥勒菩萨生平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上一页  
    下一页
【传记】

(7)

本生故事中与女人的关系

阿那律过去世的记载,也指出他与女人的关系,其中只有一次提到他转生为畜生。有一次,他转生为野鸽,它的配偶被老鹰捉住。受到情欲与悲伤的折磨,它决定禁食,直到克服对她的爱欲与分离的悲伤为止:

往昔吾曾爱母鸽,于此翱翔与嬉戏,

之后她被鹰捉走,硬被拆散两分离。

自从分开离散后,心中常感觉痛苦,

因此我守戒持斋,从此远离爱欲道。

其他转世故事则述说如下:有次阿那律出生为国王,在森林里看见一位美丽的仙女并爱上她,为了占有她而射杀其夫。她充满悲痛,哭喊并指责国王的残酷,听到她的指控,国王才醒悟并离开。阿那律就是当时那嫉妒的国王,耶输陀罗是仙女,她的丈夫则是菩萨,如今他是阿那律的导师,在那个过去世,几乎因国王的爱欲而被杀死。

在一次帝释天王的转世中,他曾帮助菩萨恢复名声,菩萨当时是著名的乐师瞿提罗。在某次考验中,他三次出现在人间,三百位天女随着瞿提罗的琴声翩翩起舞。之后在天女们的要求下,帝释邀请瞿提罗去天界,因为她们想听他的音乐。

演奏完后,他问她们是因何种善行而来到这天界。她们说从前曾布施小东西给比丘们,聆听开示,和其他人分享所拥有的东西,且无瞋心与慢心。听完这番话,菩萨对受邀访问帝释天宫所得到的利益感到欢喜。

帮助姐妹进入佛法之门

在最后一世中,他帮助姐妹卢希妮进入佛法之门。有一次,他和五百位弟子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当亲属们听到他抵达时,除了卢希妮之外的所有人,都前往寺院向他礼敬。长老询问为何卢希妮没来,他们说她因为皮肤发疹,羞于见人。长老要求将她立即送来。

脸上蒙着一块布的卢希妮来了之后,长老指出她赞助兴建一间会堂。于是卢希妮变卖珠宝,以筹措所需的经费。阿那律监督各项工作,并由释迦族年轻人负责工程,当会堂完工时,她皮肤的疹子也消退了。于是她邀请佛陀与比丘们来参加会堂的启用典礼。

在开示中,佛陀解释她皮肤疾病的业因。在某次的前世中,卢希妮是波罗奈国王的妻子地,因为嫉妒国王的一位舞女,为了折磨她,便将干痂皮撒在她的身上与床上。她此世罹患的皮肤病,就是那次恶行的果报。佛陀开示结束后,卢希妮便证得入流果。她死后,转生三十三天,成为帝释钟爱的配偶。

与女人同宿的过失

在阿那律的比丘生活中,曾有一件事导致佛陀制定戒律。有一次,阿那律从拘萨罗国游行至舍卫国,晚上抵达某村,但找不到收容游方沙门与比丘的特别住处。他去村庄旅店求宿,旅店接受了他,此时更多旅客陆续抵达旅店过夜,阿那律住宿的房间变得很拥挤。

旅店女主人瞧见这情形,便告诉阿那律可为他准备内房的床位,他就可以在那里平静地过夜,阿那律默然同意。然而,女主人是因为已爱上他,所以才如此提议。她身洒香水,佩戴珠宝,去找阿那律,说:“尊者!您容貌俊秀、高贵优雅,而我也是如此。如果尊者肯娶我为妻,岂不甚好?”

但阿那律沉默不语,旅店女人主将所有的财富都献给他,他仍保持沉默。然后她脱下上衣,在阿那律面前跳舞,但他收摄六根,相应不理。她知道无法诱惑他,不禁大叫:“真令人惊讶,尊者,真不寻常!多少男人千方百计地要讨好我,而我亲自开口追求的这沙门,竟对我与我的财富毫不动心。”然后这女人穿回上衣,匍匐在阿那律脚下,请求他原谅自己的无礼。这时他才首次开口,原谅她并告诫她未来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之后她就离开了。隔天早上她为他送来早餐,好像什么事都从未发生。于是阿那律为之开示佛法,她深受感动,后来成为佛陀的虔诚信徒。

接着阿那律又继续旅程,当抵达位于舍卫城的寺院时,他告诉比丘们这段经历。佛陀召唤他,并责备他待在女人住处过夜,于是制戒禁止这样的行为。

这故事充分显示阿那律尊者的自制,如何让他免于成为爱欲的奴隶。他刚毅的性格让那女人印象深刻,使她忏悔,听他开示,并皈依佛陀。因此阿那律的自制,不只对自己有益,同时也为那女人带来利益。但佛陀后来斥责他,是因在这种情况下,心智懦弱者可能早就屈服于诱惑之下了。

因此,佛陀才会出于对他们的慈悲而制定戒律,规范比丘不应将自己暴露于这种危险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陀想要防止心智懦弱者高估自己的力量,去模仿超出能力之外的理想。

译注:

①波逸提第六条规定:“若有比丘,与女人同宿,波逸提。”“波逸提”意指忏悔,犯此戒的比丘须向一位比丘报告,并对所做进行忏悔,才能除罪。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2》何慕斯·海克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